阳 光 如 此 灿 烂—记通辽市阳光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杨萍![]() 阳 光 如 此 灿 烂—记通辽市阳光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杨萍
她喜欢阳光、灿烂、朝气、温暖 她喜欢阳光、透明、公正、奉献 于是她选择了阳光,把自己的理想与追
求都紧紧地与阳光联系在一起。正如企业的名称一样,她的确是一位乐观向上阳光般灿烂的优秀女性。 杨萍,九三学社通辽市委副主委。1980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哲里木盟建筑设计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由于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便成了本专业的技术骨干。首批通过了高级工程师考试,成为设计院第一批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多次获得自治区优秀设计奖励。 1993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位于沿海城市的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为了抢抓机遇,开辟新的设计市场,设计院领导决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分院。派谁去挂帅成了一大难题。到那里创业一切从零开始,前景无法预测。这是哲盟设计院首次走出内蒙,选拔人才举足轻重,必须挑选精兵强将。杨萍在这一次的大浪淘沙中获得了第一次机遇。作为第一任哲盟设计院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分院院长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她渴望在改革的大潮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烟台工作的两年中,创业的经历让她从一个专业技术型人才转变成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两年里她带领一班人,将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拼搏精神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哲盟分院在当地有了一席之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在杨萍的人生历程中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完成了从封闭思想向改革开放全新思想的质的飞跃,而这个思维的蜕变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航向。 带着海的洗礼回到通辽后,她被任命为设计院总工办副总工程师、计划经营部主任。而面对炙手可热的位子、优厚的待遇,虽然已有所成就但她已不再安于现状。她曾经追逐改革开放的脚步已无法停止。1997年杨萍毅然辞去职务再次下海,在设计院下属的实业公司办起了一个小厂,命名为“阳光涂料厂”,就这样与“阳光”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她的个人创业之旅。凭着她在烟台积累的管理经验与市场的洞察力,很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随着企业知名度不断上升,很快就发展成为注册资金200万元的具有设计、施工资质的阳光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时尚、简约、创新,一股全新的装潢之风在科尔沁刮起。新颖的设计、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过硬的质量。阳光的品牌越叫越响,企业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社会效益有口皆碑。正当她的事业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也许是一个新的机遇亦或是挑战,何去何从?又是一次艰难的抉择! 2003年,国家对建筑设计市场进行整顿重组。通辽市现有的几家设计单位面临着解体,只有通过设计人员的重组合并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重新获得设计资质。重组、合并并不难,难的是挑选一位有能力、有责任的带头人,这时人们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她,当时面对的是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无办公场所,知识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实际困难,按理说她已有了自己的事业,完全没必要操这份心,但是她看到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张张信任的面孔,他们都是国家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如下岗就会流失到其他省市,不利于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出于对人才的珍惜、对本质工作的热爱,于是她又挑起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组建了阳光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时隔十年,她又回到了原地,真是人生如梦啊! 带领着由10人组成的团队,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阳光能够再度灿烂吗?首先,她把10位技术人员全部吸纳为股东,让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其次,确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设计出高品质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化服务,树立“阳光”品牌。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稳定团队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着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一个平等、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是她一贯的做法。几年来,“阳光”这一知识密集型企业吸引了省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的加盟。目前企业已有40名员工,新调入及安排大学生就业30人,其中一名是硕士研究生。企业资质也由最初的丙级晋升为乙级。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人性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打破传统的薪酬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制造更大的价值。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的自身价值。在这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下,造就了一支高效、稳定的设计队伍,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杨萍更热心于公益事业,她时时牵挂着社会上那些弱势群体,并且给予无私的帮助。几年来,她整个公司的员工积极主动为贫困灾区捐款捐物、捐助贫困学生。2002年她为科左中旗宝龙山蒙中的8名贫困学生出资,帮助他们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几年来,杨萍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在她的带领和感召下,公司员工们也都积极行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扶贫济困中培养了阳光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全体员工的高尚品质。2004年她又担负起扶持扎鲁特旗查布嘎吐苏木白音花村脱贫致富的光荣任务。白音花村是个落后的村子,杨萍毅然担当起这个村的名誉村主任,董事会成员担当副主任。她们多次到村里考察,积极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并出资为村委会修建了办公室。“5.12汶川大地震”企业与员工从不同的渠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踊跃捐助,充分体现了阳光人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用爱心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手抓企业管理、抓市场、抓效益;一手抓团队建设、抓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培养新一代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阳光建筑设计公司40名员工中,有政协委员4人,其中政协常委2人,九三学社社员3人,企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建立了党支部、工会组织,为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有带薪休假制度,每年一次团队大型活动(如组织大型联谊会或外出旅游)。这是一家多么令人羡慕的民营企业啊!对于企业的发展,杨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回报她的是她与员工一起分享了企业成长带来的快乐。 正是她无私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慕名而来的客户日益增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几年来“阳光人”在杨萍的带领下,企业正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人才的增加、设备的更新、设计资质的晋升,都预示企业将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将要为通辽市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像阳光一样,杨萍这颗新星也发出了夺目的光彩。2005年荣获企业文化先进单位;2005—2006年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名誉村主任;连续三年被评为通辽市光彩事业先进个人;2008年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2009年荣获通辽市十大民营经济人物新锐人物奖。并获得了通辽市名誉村主任贡献奖。 设计以人为本,凝聚团队精神; 遵守执业道德,阳光永远温馨。 是的,阳光永远温馨……2009年通辽市十大民营经济人物评选,作为其中唯一的女性,评委会的颁奖词为她和她的团队做出了最好的总结:“每一张蓝图都勾勒着她们思路,每一个小区都耸立着她们的身影,每一个阳台都洒满她们的笑声,每一盏霓虹都绽放着她们的笑容。她们设计着大厦,设计着生活,设计着未来,也设计着自己辉煌的人生”。
|